中新網3月28日電全球第三屆核安全峰會荷蘭閉幕,會議公報揭示的三項共識無不關涉宏旨,加拿大《星島日報》27日社論文章稱,直接關乎民生大計的核電安全卻未得到充分伸張,令人頗感意猶未盡。當前世界處在能源供需日益背離,而人的欲望日漸膨脹的關口,政府與民眾都應思考,現有經濟發展與消費模式,是否有必要深入檢討。具體到核電領域,或許,少一分消費欲望,世界會多一分安全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經歷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帶來的發展低谷後,安全隱患未除的世界核電業正重趨活躍。面對消費力與能源供給之間難填的鴻溝,人們是否應轉換角度,思索在減低消費欲的前提下探討核安問題。
  1950年代全球首座核電站在蘇聯誕生後,有關核電安全性的爭議一直未歇。支持者認為核電技術成熟,燃料量足成本低,可大幅減少煤炭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;反對者指責核電站營運、安保及環境成本高企,一旦爆炸或泄漏易釀成巨災。
  人類史上三次重大核災,除二戰美軍於日本廣島、長崎投下原子彈,造成滅城性傷亡之外,其他兩次均為核電站泄漏,其一是1980年代蘇聯時期的切爾諾貝利事件,其二是2011年日本福島事件,這也為各國反對者增添了嗆聲的砝碼。
  福島事件發生迄今,多個國家或地區均出現巨大的民間反核電聲浪。而由於民用核電技術可快速轉化為軍用,客觀構成對他國的嚴重軍事威脅,因此在國際政治場域,更引來長久的外交紛爭。
  福島核災雖使各國暫緩核電建設,甚至研擬廢核時程,但唯有德國率先通過法案,宣佈設立全面退出核電時間表,同時擴建再生能源,其他各國核電發展並未止步。
  在日本,福島核電站高放射性污水外泄問題至今未完全解決,但安倍政府有意重啟核電站的訊息已次第傳來。並且,日本還將目標重新鎖定海外,大力拓展出口業務,俄、法、韓等國亦不甘落後。
  上述各國爭搶國際市場的動因,當然是為拓伸經濟版圖,但也折射世界面臨的電力短缺之困,牽扯出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現實。
  在經歷歐美債務危機打擊之後,各國正逐步重拾景氣,政府不斷推出措施催谷經濟回暖,商家亦開足馬力製造引人入勝的消費噱頭。
  伴隨著一次次的景氣循環,各國似乎早將被稱為“三駕馬車”的投資、出口與消費,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不二之選。而其實除開消費之外,投資與出口最終的標的,絕大部分依然指向消費領域。
  另一方面,在貧富懸殊等問題日益尖銳的情況下,不斷做大利益蛋糕,通過讓各階層利益均沾的手段緩解矛盾,也成為執政者眼中的良方。而利益蛋糕的做大,當然需要不斷鞏固原有的消費市場,催生新的造富行業。
  前NBA球員姚明在一則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里指明:“沒有買賣,就沒有殺害”,一語點破需求決定市場供給的道理。核電技術發展的初衷,無非是工業化需要豐富廉價的電力,但不斷擴張的消費胃口,卻令多國患上嚴重的依賴症,不僅依賴核電,也同樣依賴傳統能源。
  回看近年困擾全球的多個危機──能源短缺、氣候異常、糧食安全,其背後,無一不與人類日益膨脹的消費欲有著密切關係。
  核電等新技術的發明與應用,固然能解決經濟發展的部分需求,但目前人類技術進步的步伐,遠遠趕不上人口增加與消費飆升的速度。
  尤為令人憂心的是,各國眼下匆匆展開的核電競逐,並非建立在穩固的技術保障之上。俄羅斯前身蘇聯的殷鑒未遠,日本福島核災爛攤仍未收拾妥當,韓國十餘核電站去年爆出質量門醜聞。各國在此情況下輸出技術與設備,安全繫數是否值得掂�
  核電安全是核安全重要構成。社會發展一日千里,對核電的態度顯然不能因噎廢食,但過往教訓也告訴人們:經濟發展不但須講求均衡,同時需要對自然規律保持敬畏。
  當前世界處在能源供需日益背離,而人的欲望日漸膨脹的關口,政府與民眾都應思考,現有經濟發展與消費模式,是否有必要深入檢討。具體到核電領域,或許,少一分消費欲望,世界會多一分安全。  (原標題:外報評核安峰會:核電安全議題頗感意猶未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p86vpicm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